请告后沈刑部顾中舍张光禄秦参军朱文学汪茅二山人携酒过讯

北阙停云总系情,风期千里亦难并。 思乡怀古不辞醉,击剑高歌几送行。 雪色渐催残夜曙,灯花偏傍丽人生。 罗浮远去丹霄隔,惟待春鸿一寄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阙(běi què):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后常用为朝廷的别称。
  • 停云:凝聚不散的云。
  • 风期:情谊,这里指朋友间的约会。
  • :相聚。
  • 击剑:以剑相击,这里表示一种豪放的姿态。
  • (shǔ):天刚亮。
  • 灯花: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旧时认为是吉祥的预兆。
  • 罗浮:山名,在广东境内,这里代指远方的美好地方。
  • 丹霄:绚丽的天空,常用来比喻朝廷。

翻译

朝廷的天空中凝聚的云彩总是牵动着我的情思,想与千里之外的朋友如期相聚实在是很难。思乡怀古的情绪让我不推辞饮酒至醉,击剑高歌,也几次为友人送行。雪的白色渐渐催促着残夜迎来黎明,灯花偏偏靠近美丽的人绽放。罗浮山遥远地离去,与朝廷相隔甚远,只等待春天的鸿雁传来消息。

赏析

这首诗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朝廷的牵挂。诗的首联通过“北阙停云”这一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注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难以与友人相聚的无奈。颔联描绘了诗人在思乡怀古的情绪中饮酒作乐、击剑高歌以及为友人送行的情景,体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性格。颈联中“雪色渐催残夜曙,灯花偏傍丽人生”通过描写雪色和灯花,营造出一种既寒冷又温馨的氛围,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美好。尾联则以“罗浮远去丹霄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之地的向往以及与朝廷的距离感,最后寄希望于春鸿能带来消息,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文学才华。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