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欧博士顾舍人南都礼上人过普恩寺访吕山人

不共凭高送雁群,禅房寂寞对炉熏。 高僧杖锡还沧海,倦客题诗寄白云。 古塔风烟当坐隐,长廊钟梵隔花闻。 浮生聚散寻常事,来岁壶觞可对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凭高:登临高处。
  • 禅房:僧徒居住的房屋。
  • 杖锡:手持锡杖。锡杖,僧人所持的法器。“锡”读作“xī”。
  • 倦客:客游他乡而对旅居生活感到厌倦的人。
  • 坐隐:下围棋的别称,这里指清谈。

翻译

没有一起登高送别雁群,禅房里寂寞地对着炉中的熏香。 高僧手持锡杖返回沧海,疲倦的游客写下诗篇寄给白云。 古老的佛塔在风中烟雾中仿佛是静静清谈之处,长廊中的钟磬之声隔着花丛传来。 人生的聚散离合是平常之事,来年再一起饮酒时不知是否还能与你相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与友人一同拜访吕山人的情景,诗中通过对禅房、高僧、倦客、古塔、长廊等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诗中表达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首联通过“不共凭高送雁群,禅房寂寞对炉熏”,营造出一种孤独、寂静的氛围。颔联中“高僧杖锡还沧海,倦客题诗寄白云”,展现了高僧的离去和倦客的寄托,富有禅意。颈联“古塔风烟当坐隐,长廊钟梵隔花闻”,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环境,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尾联“浮生聚散寻常事,来岁壶觞可对君”,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聚散的豁达态度,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