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峡山

树树春枝带白云,上方何处二禺分。 波澄雨霁龙南北,月色泉声僧见闻。 半夜竹箫怀帝子,前江瑶瑟伴湘君。 乘流更忆蓬瀛近,坐遣双鱼寄赤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禺峡:(yú xiá)山名。
  • 二禺:指传说中的番禺二山,也指像番禺二山那么高大的山。
  • :(jì)雨止。
  • 帝子:指尧的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妃。后舜死,二妃投湘水而死,成为湘水之神。
  • 瑶瑟:用美玉装饰的瑟,一种弦乐器。
  • 湘君:湘水之神。一说即尧女舜妻娥皇、女英。
  • 蓬瀛:蓬莱和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双鱼:指书信。
  • 赤文:红色的文字。

翻译

山上的树木春天发枝,枝叶带着白云,哪里是上方的二禺山分开之处呢? 波浪平静,雨过天晴,神龙在南北游走,月色和泉水的声音,只有僧人们能够听闻。 半夜里的竹箫声让人怀念帝子,前江的瑶瑟之声陪伴着湘君。 顺着水流前行,更觉得接近那蓬莱和瀛洲般的仙境,想坐着让双鱼送去红色的书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禺峡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诗中通过“树树春枝带白云”展示了禺峡山树木繁茂且高耸入云的景象。“波澄雨霁龙南北,月色泉声僧见闻”,描绘了雨后天晴,水波平静,仿佛神龙游动,以及月色下泉声潺潺,只有僧人们能领略此景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半夜竹箫怀帝子,前江瑶瑟伴湘君”运用了神话传说,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和文化底蕴。最后“乘流更忆蓬瀛近,坐遣双鱼寄赤文”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想要传递信息的愿望。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将自然景色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