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赉(lài):赐予,给予。
- 陶贞白:指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道教思想家、炼丹家、医药学家陶弘景,字通明,号贞白先生。
- 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镇江。
- 华阳:山名,道教圣地。这里指陶弘景隐居的茅山,也称华阳洞天。
- 紫气:紫色云气。古代以为祥瑞之气。多附会为帝王、圣贤或宝物出现的先兆。
- 三茅馆:指三茅真君的道观。三茅真君为汉代修道成仙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后被道教奉为祖师,他们曾在茅山修道,故茅山有三茅馆。
- 真言:真实的语言或咒文。
- 参苓(shēn):人参和茯苓。泛指滋补药品。
- 解给:能给予,能提供。
- 鸾鹤:鸾鸟和仙鹤。常用来比喻仙人的坐骑或象征祥瑞。
- 抽簪:古时作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
翻译
从京口渡江,再去茅山向陶贞白还礼。 三茅馆上环绕着祥瑞的紫气,还有那真实的十赉文。 谁能提供人参和茯苓这样的滋补药品呢?也许只有仙人与之相伴。 难道这就是辞官归隐的时候吗?归来入朝希望成为像万石君那样的人。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诗人对陶贞白的敬仰以及对某种境界的向往而展开。诗的首联交代了行程,从京口渡到华阳,显示出诗人的虔诚。颔联描述了陶弘景隐居之地的神秘和神圣,紫气环绕的三茅馆和具有特殊意义的十赉文,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氛围。颈联提到的参苓和鸾鹤,进一步强调了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和对仙人般生活的想象。尾联则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似乎在思考归隐与出仕之间的抉择,同时以“归朝万石君”表达了对入朝为官、有所作为的期望。整首诗意境优美,用词精准,将历史人物、宗教元素和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邃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