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亥十月书事

汉家本自惜天骄,饮马年来到渭桥。 五夜将星明玉帐,七陵王气上丹霄。 军中选士皆穿札,幕府谋臣尽赐貂。 扈阁儒生惭献赋,燕然终拟勒岧峣。
拼音

所属合集

#十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天骄:汉代人称匈奴为“天骄”,后泛指强盛的边地民族。“骄”读音为(jiāo)。 渭桥: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汉代开始在此处送别亲友,后也泛指送别之地。 五夜:即五更。 将星:象征大将的星宿。 玉帐:主帅所居的军帐,坚固如玉,故称。 七陵:西汉七个皇帝的陵墓。 王气: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 丹霄:绚丽的天空。 穿札:能射穿铠甲的强力射箭技能。 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 赐貂:赐予貂皮衣物,以示恩宠。 扈阁儒生:随从皇帝的文士。“扈”读音为(hù),随从之意。 献赋:古时文人向皇帝进献辞赋,以展示才华和忠诚。 燕然:燕然山,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后常以“燕然”作为边疆战功的代称。 :雕刻。 岧峣(tiáo yáo):山高峻的样子,这里指燕然山。

翻译

汉朝本来就对边地强盛的民族有所戒备,他们的兵马在这一年来到了渭桥。五更时分将星闪耀在主帅的玉帐之上,西汉七座皇陵的王气直上绚丽的天空。军队中选拔的士兵都能射穿铠甲,幕府中的谋臣都被赐予了貂皮衣物。我这随从皇帝的文士惭愧地进献辞赋,希望最终也能像窦宪在燕然山刻石记功那样,在高大险峻的燕然山上留下功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争氛围浓厚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渴望建立功勋的愿望。诗的首联点明了边地民族的威胁以及战争的来临。颔联通过将星和王气的描写,烘托出战争的紧张气氛和重要性。颈联写军队中士兵的勇猛和谋臣的受宠,展现出军队的实力。尾联则表达了诗人作为扈阁儒生,虽惭愧自己只是献赋,却希望能像前人一样在边疆建立功业。整首诗气势恢宏,意境壮阔,用典恰当,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功名的追求。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