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云曹:指刑部。汉朝时,御史府中列柏树林,常有野鸟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为“朝夕鸟”。后因以“柏台”“柏署”“柏府”“乌府”“乌台”等称御史台。唐朝时,御史台种植了很多柏树,引来数千只乌鸦栖息,因此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府”,有时也称“白云司”“白云曹”。
- 趋庭:典故名,典出《论语注疏·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鲤,孔子之子伯鱼。后因以“趋庭”为承受父教的代称。
- 凤毛:比喻人子孙有才似其父辈者。
- 梵夹:指用板夹起来,两端用夹板夹起的梵文贝叶经。
- 离骚: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 铜柱:指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也指作为边界标志的oretes 铜柱。
- 梅梁:相传是吴王阖闾时所造的梁,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南四十里的梅村。
- 绨袍(tí páo):厚缯制成的袍子。
翻译
暂时离开刑部,您前往庭中(接受父教),子孙有才如您一般。出行时常携带梵文贝叶经,喝醉时可以诵读《离骚》。那铜柱之处风烟遥远,梅梁之地海气高涨。心中为此次的离去和停留而感到惊讶,还能念及旧日情谊(就如不忘范雎的绨袍之赠一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田叔时所作。诗的首联提及田叔暂时离开刑部,赞扬他教子有方,子孙优秀。颔联描述了田叔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素养,他常携带梵夹,醉时可读离骚,展现出他的宗教信仰和文学品味。颈联通过描写铜柱的风烟和梅梁的海气,营造出一种悠远、壮阔的氛围,可能暗示田叔即将前往的地方或他的远大抱负。尾联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他们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用“旧绨袍”的典故,强调了友情的珍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田叔的描述和对离别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