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柴桑:代指陶渊明,他是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这里借指隐居之地。(“柴”读音:chái)
- 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或是院子里的小路。(“径”读音:jìng)
- 封书:书信。
- 篱根:篱笆边。
- 繁霜:浓霜。
- 红烬:指灯花。
翻译
我虽一直想过隐居生活,却没能拥有一个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之所。从海边寄来的书信到了,友人赠送的菊花带着雨水送到了篱笆边。浓霜吹打着我已渐短的双鬓,灯花掉落在青色的苔藓上。纵然我们相逢得有些晚,但这情景却胜过了二月春花盛开之时。
赏析
这首诗以“友人惠菊夜至”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用“柴桑虽久卧,三径未曾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现实中未能实现。接着,“海上封书至,篱根带雨来”描绘了友人在夜晚送菊的情景,充满了温情和诗意。“繁霜吹短鬓,红烬落苍苔”通过描写环境的清冷和时光的流逝,烘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然而,最后一句“纵是相逢晚,犹胜二月开”却笔锋一转,强调了即使相逢较晚,但这份情谊和此刻的美好胜过了二月花开的时节,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高度赞美。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人生感受。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过慈仁丈室访胡孟韬留酌 》 —— [ 明 ] 黎民表
- 《 寄题潘少承西樵山房 》 —— [ 明 ] 黎民表
- 《 暮春张考功助甫邀游韦氏园时梁舍人思伯偕至 》 —— [ 明 ] 黎民表
- 《 嬉春曲陈公载索和用韵 》 —— [ 明 ] 黎民表
- 《 社中诸公怀予游罗浮归而奉答 》 —— [ 明 ] 黎民表
- 《 送董孟材 》 —— [ 明 ] 黎民表
- 《 大司马铁桥先生矩洲雅集得青字 》 —— [ 明 ] 黎民表
- 《 园居杂咏二十首为顾玄言作 其七 顾令公祠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