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仁寺国姻辞侯隐于此
高台临净土,远近见神州。
吉梦曾徵帝,真僧昔让侯。
珠璎从喜舍,金碧尽冥搜。
有树皆成宝,无枝不似虬。
路人频折柳,羁客倦登楼。
一见王孙草,方知久滞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吉梦:吉祥的梦。
- 徵(zhēng):证明,验证。
- 真僧:指德行高洁的僧人。
- 喜舍:佛教语,指乐于施舍。
- 冥搜:尽力寻找。
- 虬(qiú):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这里形容树枝弯曲像龙的形状。
翻译
高高的台榭临近清净的佛地,站在远处近处都能望见神州大地。 吉祥的梦境曾经得到帝王的验证,德行高洁的僧人往昔曾让位于侯王。 珍珠璎珞是因为乐于施舍而存在,金碧辉煌的景象让人尽力探寻。 这里的树木都好似珍宝,没有树枝不像弯曲的小龙。 路过的人频频折下柳枝,羁旅的客人疲倦地登上高楼。 一见到这繁茂的王孙草,才知道自己长久地滞留他乡漫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慈仁寺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感受。诗的首联通过描写高台与净土,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宁静的氛围。颔联讲述了与帝王和僧人相关的故事,增添了历史和宗教的色彩。颈联描述了寺内的珍宝和独特的树木,营造出神秘而华丽的氛围。尾联则通过路人折柳和羁客登楼,表达出羁旅之愁和对故乡的思念,最后看到王孙草,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久游未归。整首诗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