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上别子与明卿
注释
- 沛(pèi):古县名,在今江苏沛县。
- 骚雅:《离骚》与《诗经》中《大雅》、《小雅》的并称,借指诗歌之事。
- 屈宋:屈原和宋玉,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以辞赋著称。
- 抵掌:击掌,表示谈话时气氛融洽或相互赞同。
- 杨卢:扬雄和卢照邻,都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
- 风棱:风骨,指人的品格刚正不阿。
- 法象:事物的形象、法则。
- 溟浸:大海。
- 齣(xū):忽然。
- 西曹:兵部的别称。
- 俊国:杰出的国家人才。
- 骖(cān):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这里用作动词,驾驭。
- 邺乘:指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展现出的才华或成就。
- 季子:此处指苏秦,战国时纵横家,以辩才闻名。
- 吴都:今苏州一带,这里代指施展才华的地方。
- 绛灌:绛侯周勃和颍阴侯灌婴,汉初功臣,但文化素养较低,曾排挤贾谊等文士。
- 舳舻(zhú lú):船头和船尾的合称,泛指船只。
- 嵎夷(yú yí):指日出的地方。
- 徂(cú):往,去。
翻译
在沛县与你分别,谈到当今的诗歌文学,在中原地区有几人能够并驾齐驱呢? 人们为屈原和宋玉的才华感到忧愁,交谈时觉得扬雄和卢照邻的高超难以企及。 (你)品格刚正,形象独特,犹如雕琢的鸟笼中的翠鸟,又如系着玉勒的神驹般出众。 如能涤荡那广阔的大海,像阴阳在巨大的炉中运转般施展才能。 先锋们争相退让,跨越阻碍也不会崎岖难行。 忽然从兵部奋起,最终成为国家杰出的人才模范。 像徐公驾驭着在邺城的马车,如季子在吴都施展才能。 怎能说只是拥有万人敌的勇力,还将文学和才能两者兼具。 在大庭广众之下羞于与绛灌之辈共处,对只知追求厚禄的侏儒们加以嘲笑。 与知己的交往冷淡下来,拥有黄金般的才华却感到孤独。 一挥衣袖分别去往楚越两地,两行热泪洒落在江湖之间。 赤县之地接连燃起烽火,沧波之上船只往来。 在秦庭何处去哭诉,汉朝的栏杆又等待谁来呼喊。 得失都是人生的旅程,朋友之间的相知达到了兄弟般的情谊。 寒冷时询问是否需要借件绨袍,在困境中如同涸辙之鱼般相互帮助。 对于事物的评价应当由我们这辈人来进行,山中的姿态岂能被世俗的路途所限制。 你难道会忘记国家的重任,而我渐渐老去,沦为屠夫和卖酒之人。 河水像从嵎夷迁徙而来,浮云向着芒砀山飘去。 在此地设下离别的筵席,以后的相会恐怕会变得荒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黎民表在沛县与友人分别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分别的不舍,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思考。
诗的开头通过对当今文学的探讨,引出对友人才华的赞誉,认为友人的品格和风骨独具特色。接着描述了友人的远大抱负和非凡才能,以及他在仕途上的奋发进取。诗人还表达了对友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钦佩,以及对知己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雕笼掣孔翠,玉勒喷神驹”,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出众才华;“荡涤开溟浸,阴阳运巨炉”则表现了友人的宏大志向和非凡能力。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一些历史人物和典故,如屈宋、杨卢、绛灌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悲伤之情,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理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