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欧桢伯
隐几衡门下,居然厌薄游。
兰滋楚畹日,橘熟洞庭秋。
三径怀羊仲,扁舟问子猷。
骊珠照海浦,鳌钓落沧洲。
迹岂求田系,心缘揽桂留。
三冬殊物候,一水隔离忧。
欲就南州榻,风烟伴客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衡”读(héng)。
- 薄游:为薄禄而宦游于外。
- 楚畹(wǎn):楚地的兰圃。
- 子猷:王徽之的字,王羲之之子,性爱竹。
- 骊珠:宝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
- 海浦:海湾,海滨。
- 鳌钓: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后用“鳌钓”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 求田:指向人谋求房地产业。
- 揽桂:喻指科举及第。
翻译
我在简陋的屋舍中靠着几案,竟然厌倦了为微薄俸禄而在外宦游。兰草在楚地的兰圃中生长繁茂的日子,橘子在洞庭湖畔成熟的秋季。我在庭院中像羊仲那样向往着隐居的生活,也希望能像王徽之那样乘扁舟游玩。宝珠闪耀在海边,豪迈的抱负却像巨鳌垂钓后落在了沧洲。我留下的踪迹岂是为了谋求房地产业,心中是希望能科举及第而留下来。这里冬天的气候与别处不同,一条河将忧愁隔开。我想去南州休息,可风烟却伴着客居之人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科举及第的期望和客居他乡的忧愁。诗中通过描绘兰草、橘子等自然景象,以及引用羊仲、子猷等历史人物,营造出一种清幽淡雅的意境。首联中“隐几衡门下,居然厌薄游”,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奔波的厌倦之情。颔联“兰滋楚畹日,橘熟洞庭秋”,以美好的自然景色烘托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颈联“三径怀羊仲,扁舟问子猷”,用羊仲和子猷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居和自由的追求。尾联“欲就南州榻,风烟伴客愁”,则体现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和忧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诗作。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午日同诸亲友泛越江作 其二 》 —— [ 明 ] 黎民表
- 《 命家僮于庭前杂莳花木戏为九绝 》 —— [ 明 ] 黎民表
- 《 答张仪仲陈伯求过北园草亭 》 —— [ 明 ] 黎民表
- 《 答欧桢伯除夕立春朝回纪事用韵 》 —— [ 明 ] 黎民表
- 《 集王武选宅对菊 》 —— [ 明 ] 黎民表
- 《 八月兵入京师十月广州始得平安消息 》 —— [ 明 ] 黎民表
- 《 铜瓦厢谒大禹庙 》 —— [ 明 ] 黎民表
- 《 同公实思伯游北郭诸山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