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潘少承黄幼章过天宁寺访蔡山人子耕

双林持钵老应慵,尊酒惟便对雪峰。 丈室烟花连小苑,夹城云日递疏钟。 相期祗有青精饭,卜筑先留白鹤踪。 去住空门应不碍,肯论歧路各西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林:借指释迦牟尼涅槃处。
  • 持钵(bō):佛教语,指僧人持钵以化缘。
  • 尊酒:杯酒。
  • 雪峰:这里指山峰。
  • 丈室:指斗室,形容房间狭小。
  • 烟花:泛指绮丽的春景。
  • 小苑:小花园。
  • 夹城:两边筑有高墙的通道。
  • 云日:云和日。
  • :传送。
  • 疏钟:稀疏的钟声。
  • 相期:期待,相约。
  • 青精饭:一种用南烛叶染米制成的饭,道家认为久食可以强身延年。
  • 卜筑:择地建筑住宅,这里指隐居。

翻译

在这双林寺中,年老的僧人持钵化缘或许已变得慵懒,唯有杯酒相伴,面对着那皑皑雪峰。 小小的禅室中,春景与小苑相连,夹城之中,云和日下,稀疏的钟声不断传来。 我们期待的只有那具有延年益寿之效的青精饭,想要隐居的话,也需先留下那象征着祥瑞的白鹤的踪迹。 无论是选择遁入空门,还是留在尘世,都不应有阻碍,又何必去计较那人生道路上的分别,各自走向西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拜访蔡山人子耕的情景,诗中通过对天宁寺环境的描写,如“丈室烟花连小苑,夹城云日递疏钟”,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世事的一种超脱态度,如“去住空门应不碍,肯论歧路各西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一种宁静、祥和的美感。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