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成宴恭赋

青坛练日礼初成,左个回舆燕镐京。 殿上鱼龙传举釂,云中鸾凤下吹笙。 星环翠幄来方国,露溢华樽醉列卿。 簪笔汾阴曾侍从,十年重睹泰阶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坛:帝王春日郊祭用的土台。
  • 练日:选择日期。练,同“拣”(jiǎn),挑选。
  • 左个:左边的偏室。
  • 回舆:皇帝乘车回返。
  • :同“宴”,宴饮。
  • 镐京:古都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南,这里借指京城。
  • 举釂(jiào):举杯饮酒。
  • 方国:四方诸侯之国,泛指地方政权。
  • 翠幄:翠色的帐幔。
  • 簪笔:古代帝王近臣于冠侧插笔,以备随时记事。
  • 汾阴:在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古代帝王曾在此祭祀后土。

翻译

春日郊祭的仪式在挑选的日子里刚刚完成,皇帝从左边的偏室乘车返回京城。宫殿上,鱼龙形状的装饰下人们传递酒杯饮酒,云彩之中鸾凤好像在吹奏笙乐。来自四方诸侯之国的人们在翠色帐幔中到来,露水溢出华美的酒杯,使诸位公卿沉醉。我曾在汾阴担任侍从,如今十年后再次目睹天下太平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庆成宴的盛大场面和祥和氛围。诗中通过对青坛练日的郊祭仪式、宫廷宴会上的景象以及来自各地的宾客的描写,展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太平。首联写郊祭仪式的完成和皇帝的回宫,为全诗营造了庄严的氛围。颔联通过对殿上鱼龙和云中鸾凤的想象,增添了宴会的神秘和华丽之感。颈联描述了来自各方的宾客和宴会上的欢乐情景。尾联则表达了诗人作为曾经的侍从,对再次见证国家太平的欣慰之情。整首诗用词华丽,意境恢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