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弹琴看文君

男儿不得意,归向妇人怜。 壁映芙蓉立,眉依山翠鲜。 于飞欣比翼,相慰慎调弦。 笑问谐头白,应酬买赋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 文君:指卓文君,汉代才女,善鼓琴,与司马相如相爱。
  • 于飞:原指鸟类比翼双飞,后比喻夫妻和谐。
  • 调弦:弹奏弦乐器。(“弦”,读音:xián)
  • 谐头白:指夫妻和谐到老。
  • 应酬:这里指司马相如为汉武帝写赋而得到赏赐。

翻译

男子汉如果不得志,便会回到家中寻求妇人的怜惜。 墙壁上映照着如芙蓉般站立的身影,眉毛依傍着山的翠绿显得格外鲜明。 欣喜能像鸟儿比翼双飞般和谐,相互慰藉时要谨慎地调弄琴弦。 笑着询问能否夫妻和谐到老,用写赋得来的钱来应付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男子在不得意时对爱情和家庭的渴望与依赖。诗的首句“男儿不得意,归向妇人怜”,揭示了男子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对女性温暖的渴求。接下来通过对卓文君美丽形象的描写,如“壁映芙蓉立,眉依山翠鲜”,展现了她的婀娜多姿和娇艳动人。“于飞欣比翼,相慰慎调弦”则表达了对夫妻和谐相处的向往,同时也强调了在相互慰藉时要珍惜和谨慎。最后两句“笑问谐头白,应酬买赋钱”,既有对美好婚姻的期许,也提到了司马相如以赋得赏的事情,增添了一种现实的考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爱情和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种种情感和境遇。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