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君肃贻菊

穷愁九日偏萧索,别馆清秋祇益悲。 赤叶已随风外落,绛苞还向雨中移。 不嫌霜露侵蓬鬓,为爱馨香入酒卮。 素手折来怜汝意,金茎唫望渺余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穷愁:穷困愁苦。
  • 萧索:冷落;荒凉。
  • 别馆:本指帝王在京城主要宫殿以外的备巡幸用的宫室,这里指客馆。
  • 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
  • 赤叶:红色的叶子。
  • 绛苞:红色的花苞。(绛,jiàng)
  • 蓬鬓:鬓发蓬乱。
  • (zhī):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
  • 素手:洁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
  • 金茎: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

翻译

在穷困愁苦的九日里,我倍感冷落孤寂,身处这秋意清冷的客馆中,更是增添了许多悲伤。红色的叶子已随着风飘落在外,红色的花苞还在雨中挪移。不嫌弃霜露侵浸我蓬乱的鬓发,只因为喜爱菊花的馨香而将它放入酒中。你那洁白的手折下菊花送给我,让我心生怜爱,望着那金茎般的菊花,吟咏之间,我的思绪飘向远方,邈远难寻。

赏析

这首诗以景衬情,通过描写秋日的萧索、赤叶的飘落、绛苞的雨中挪移等景象,烘托出诗人穷愁孤寂的心境。同时,诗人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菊花的喜爱和对友人赠菊的感激之情。诗中的“不嫌霜露侵蓬鬓,为爱馨香入酒卮”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菊花的热爱,不惧霜露,将菊花的馨香融入酒中,增添了一份诗意和情趣。最后两句“素手折来怜汝意,金茎唫望渺余思”,则通过对友人赠菊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远方的憧憬,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