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一首
有婢当问织,有奴当问耕。
济时在素履,经世匪虚名。
名誉太蜚扬,负荷恐不胜。
北人操南舟,风波多震惊。
原泉贵有本,君子耻过情。
槿红徒早落,菊淡乃晚荣。
晋人爱清谈,祇足误苍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婢(bì):女仆。
- 奴:奴仆。
- 素履:用朴实无华的行为来实践自己的理念。
- 蜚(fēi)扬:指声名传扬。
- 负荷:承担的压力或责任。
- 胜(shèng):能够承担或承受。
- 槿(jǐn):木槿,一种开花的灌木。
- 祇(zhǐ):同“只”,仅仅。
翻译
有婢女应当询问纺织之事,有奴仆应当询问耕种之事。 拯救时世在于以质朴的行为去践行,治理世事不是虚假的名声。 名誉若是过于传扬,恐怕承担的压力会无法承受。 北方人操纵南方的船只,遇到风波就会多有惊恐。 源泉贵在有根本,君子以超过实际情况的行为为耻。 木槿花红却只能早早凋落,菊花淡泊反而晚些时候才能繁荣。 晋人喜爱清谈,仅仅只能贻误百姓。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类比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和人生的一些看法。诗中强调了务实的重要性,认为无论是管理家务还是治理国家,都应该注重实际行动,而不是追求虚名。作者指出,过分追求名誉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就像北方人不熟悉南方的船只操作,容易在风波中遭受惊吓一样。同时,诗中以木槿花和菊花作对比,说明过早追求表面的繁荣往往难以持久,而淡泊务实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最后,作者以晋人爱清谈误苍生为例,警示人们不要只注重空谈而忽视实际行动。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