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一首

姜牙求志者,皤发始遭逢。 何意渭水涯,后车载非熊。 一朝师文武,胙土青齐东。 煌煌维鹰扬,泱泱表大风。 假令不期颐,勋誉奚繇隆。 当其未达时,蓬茅甘自终。 鼓刀断钜业,垂钩没奇功。 时哉苟弗遇,市井无异同。 谁知兴王略,乃在钓屠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姜牙:即姜子牙(“牙”同“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pó):形容头发白。
  • 遭逢:遇到、碰到。
  • 渭水涯:渭水边。
  • 非熊:指姜子牙,亦指隐士出山被起用的典故。
  • (zuò)土:指帝王以土地赐封功臣宗室。
  • 青齐东:古代地区名,今山东一带。
  • 煌煌:光辉灿烂的样子。
  • :语气助词,无实义。
  • 鹰扬:威武的样子。
  • 泱泱:宏大的样子。
  • 大风:指王者的气魄、风范。
  • 期颐(qī yí):指百岁。
  • 勋誉:功勋和荣誉。
  • 奚繇(xī yóu):从何,如何。
  • :显达、发达。
  • 蓬茅:蓬草和茅草,这里指简陋的住所。

翻译

姜子牙是一个追求志向的人,头发白了才得到赏识。没想到在渭水岸边,文王后来用车载着这位不是平常人的姜子牙。姜子牙一朝成为文王、武王的老师,被分封土地在青齐东边。他的光辉威武,展现出宏大的王者风范。假如他不能活到百岁,那功勋和荣誉又怎能如此隆盛呢。当他还没有显达的时候,甘愿在简陋的住所中结束一生。他操刀宰杀牲畜中断了大业(指放弃原本的屠夫职业),垂钩钓鱼也没有显现出奇特的功绩。当时如果没有遇到时机,在市井中也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谁能知道兴盛帝王的谋略,竟然在钓鱼的屠夫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姜子牙的生平事迹为例,表达了对人才得到赏识和发挥才能的重要性的思考。诗中先描述了姜子牙大器晚成,直到白发时才遇明主,展现出他的不凡。接着讲述了他得到重用后所取得的成就和展现出的风采。然后提到在未发达时,他默默等待时机,若没有机遇,也只能和常人无异。最后强调了看似平凡的人可能蕴含着非凡的才能和谋略,只待时机来临。整首诗语言简练,通过对比姜子牙的不同阶段,揭示了机遇和自身才能相结合的重要性,富有哲理和启示意义。

黎景义

黎景义,一名内美,字克和。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黎遂球、陈邦彦、梁朝钟、陈子壮、张家玉等皆为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隐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有传。 ► 325篇诗文

黎景义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