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岩晚眺得门字

落木萧萧斜日昏,薄岚含暝染寒村。 云中雁字微流影,树里人家半掩门。 怀古不禁搔短发,忧时聊且问清樽。 天南草泽多留骏,北望燕台一黯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xiāo xiāo):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 (lán):山林中的雾气。
  • (míng):日落,天黑。
  • 雁字:群雁飞行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 搔短发:以手挠头,因忧愁而头发短且乱。
  • (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翻译

树木萧萧作响,夕阳西下天色渐昏,淡薄的雾气带着暮色浸染着寒冷的村庄。 云朵中大雁的身影如微弱的流影,树林里的人家多半掩着门。 怀古之情不禁让我挠着自己的短发,忧时之心暂且借清酒来排解。 天南的草泽之地多有骏马停留,向北遥望燕台,心中一片黯然神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怀古忧时的情感。首联通过“落木萧萧”“斜日昏”“薄岚”“寒村”等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冷清的氛围。颔联中“云中雁字微流影”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树里人家半掩门”则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颈联中诗人借“搔短发”和“问清樽”的动作,表现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尾联“天南草泽多留骏”暗示了人才被埋没,而“北望燕台一黯魂”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自己的失落之情。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黎景义

黎景义,一名内美,字克和。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黎遂球、陈邦彦、梁朝钟、陈子壮、张家玉等皆为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隐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有传。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