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子川之金陵

弱植窘修途,衰龄奋徒步。 愧匪璠玙姿,遂令雕琢误。 紫阁崇造天,铜龙辟朝暮。 邂逅逐骖镳,殷勤展情愫。 桂枝屡扳援,葛藟相依附。 金门我滞迹,乌衣子遵路。 方嗤洴澼劳,岂有缨緌慕。 秋草变芸黄,客子践霜露。 睽离属思浅,中情不能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弱植:软弱无能,此处为自谦之词。
  • (jiǒng):困迫。
  • 修途:长途,远路。
  • 衰龄:衰老之年。
  • 璠玙(fán yú):两种美玉,比喻美德或才质之美。
  • 雕琢:比喻对自我的修饰、提升。
  • 紫阁:华丽的楼阁,这里指朝廷或皇宫。
  • 崇造天:高耸入云。
  • 铜龙:指铜制的龙形喷水器,此处借指宫廷的奢华。
  • 骖镳(cān biāo):骖马的镳辔。泛指马具。
  • 情愫:真情,本心。
  • 桂枝:传说月中有桂树,故以桂枝指代月亮或登科及第。此处喻指高位或美好的事物。
  • 扳援:攀附,依附。
  • 葛藟(gé lěi):一种蔓生植物。这里也喻指依附。
  • 金门:汉代宫门名,引申为朝廷。
  • 滞迹:停滞,留止。
  • 乌衣:指乌衣巷,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东晋时王、谢等望族居此。此处借指贵族子弟的居所,也代指贵族子弟。
  • 遵路:沿着道路前行,指赴任或出行。
  • 洴澼(píng pì):漂洗丝绵。
  • 缨緌(yīng ruí):冠带与冠饰,借指达官贵人。

翻译

我本软弱无能,在这漫长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年老力衰却还奋力徒步。惭愧自己没有美玉般的姿质,以至于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多有失误。华丽的楼阁高耸入云,宫廷的铜龙从早到晚吐水。偶然间与你一同骑马前行,我殷勤地向你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我屡次努力攀附高位,如同葛藟紧紧相依附。我在朝廷中停滞不前,而你作为贵族子弟踏上赴任之路。我正嘲笑那些漂洗丝绵的劳作之苦,哪里会有对达官贵人的羡慕呢。秋草渐渐变得枯黄,游子在霜露中前行。分别之后,我的思念并不深厚,心中的情感无法诉说。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黎民表为送苏子川去金陵而作。诗中首先表达了自己的自谦和对自身不足的感慨。接着描述了宫廷的奢华和自己在其中的处境,以及对苏子川赴任的情景。作者用桂枝、葛藟等意象,表达了对高位的追求和对依附的思考。同时,通过对秋草和游子的描写,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最后,诗人提到分别后的感受,说自己的思念并不深,情感也难以倾诉,或许是一种自我安慰或掩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沉,通过对各种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追求和离别的复杂情感。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