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长句和公实

九春芳物已凋残,百舌声中兴转阑。 东园有恨成蹊易,南国无媒寄远难。 成蹊寄远空惆怅,素萼青跌忽摇漾。 袅袅金茎瑞雾通,霏霏玉井香云上。 玉井金茎不昜逢,绿叶田田复几重。 鹭窥冰彩愁难定,蝶绕檀心恨正浓。 鹭窥蝶绕疏华动,幽香更倩回风送。 轻绡似出鲛人织,明珠乍见江婓弄。 回塘曲水日初长,妖姫妷女自相将。 但识汉宫持作盖,宁知楚客制为裳。 照影竞窥眉上绿,凌波争比额边黄。 长裾荡桨怜丝罥,皓腕攀条畏刺伤。 直谓将心同白日,始知行乐在青阳。 青阳白日去悠悠,几度相思南陌头。 娇靥只矜如月满,繁华须念逐波流。 银床寂寞翻清露,纨扇凄凉及早秋。 年催已畏倾筐尽,昼短何妨秉烛游。 风撼铜铺难独守,星回金屋迥添愁。 愿学汉皋能解佩,还同河徼善操舟。 操舟解佩怜君久,弃置红颜相忆否。 空持白璧误投人,为少黄金能取酒。 妾意频惊桃李时,君来已及芳菲后。 行路羞看陌上蓬,连根愿比池中藕。 采莲日暮绿江深,因君哀怨进讴吟。 鸿来不惮关山远,菱唱还过越水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春:指春天。
  • 百舌:鸟名,善鸣。
  • 成蹊:谓蹊径形成。借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 素萼:白色的花萼。
  • 青跗(fū):青色的花托。
  • 袅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 金茎: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
  • 瑞雾:象征吉祥的雾气。
  • 霏霏:形容云雾盛貌。
  • 玉井:星官名。参宿下方四颗星,形如井,故名。
  • 香云:美好的云气,祥云。
  • 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 鹭窥:鹭鸟窥视。
  • 冰彩:像冰一样的光彩。
  • 檀心:指花蕊。
  • (xiāo):生丝织物。
  • 鲛人:神话传说中的人鱼。
  • (jī):古代对妇女的美称。
  • (zhí)女:这里指游玩的女子。
  • 纨扇:细绢制成的团扇。
  • 铜铺:铜制的铺首。
  • 汉皋(gāo):山名。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传说周郑交甫于汉皋台下遇二女,解佩相赠。
  • 河徼(jiào):河边的地界。

翻译

春天的美好景物已经凋零,百舌鸟的叫声中,春天的兴味也渐渐消尽。东园里满是遗憾,想要像桃李那样为人称道并不容易,在南方无人为媒,想要寄情远方也十分困难。心中惆怅,即便像桃李那样为人称道并寄情远方,也是徒然,白色的花萼和青色的花托忽然摇曳摆动。细长柔软的金茎上吉祥的雾气贯通,浓厚的祥云从玉井星上飘下。玉井星和金茎铜柱不易相逢,重重绿叶层层叠叠。鹭鸟窥视着如冰般的光彩,内心忧愁难以安定,蝴蝶围绕着花蕊,心中的遗憾正浓。鹭鸟窥探、蝴蝶环绕,稀疏的花朵轻轻摇动,幽幽的香气更需要旋风来传送。轻薄的丝织品像是鲛人所织,明珠刚出现就像江婓在赏玩。曲折的池塘、弯曲的水流,白天渐渐变长,娇艳的女子们结伴游玩。只知道汉宫中人将荷叶拿来当作车盖,哪里知道楚地的人会把它制作成衣裳。照着影子,竞相窥视眉上的翠色,在水波上行走,争比额边的黄色。长长的裙摆划动船桨,可怜被丝线缠住,洁白的手腕攀折枝条,害怕被刺伤。一直认为自己的心如同白日一般光明,才知道在春天行乐是多么美好。春天和白日渐渐离去,在南边的小路头多次相思。娇美的面容只是自夸像月亮般圆满,应当想到繁华如同水流般逝去。银质的床榻寂寞地沾染着清冷的露水,细绢制成的团扇在早秋时就显得凄凉。年岁催促,已害怕筐中的物品用尽,白昼短暂,不妨持烛夜游。风吹动铜制的铺首,难以独自守候,星辰回到金屋,更增添忧愁。希望能像在汉皋台下解佩相赠的人那样,也如同在河边善于划船的人一样。我可怜你已经很久了,你抛弃了我,还会想起我吗?白白地拿着白玉璧却误送给了人,因为缺少黄金所以能用来换酒。我的情意常常在桃李盛开时感到惊恐,你来的时候已经是芳菲过后。走在路上羞于看到路边的蓬草,只愿像池中的莲藕一样,连根相连。采莲直到日暮,江水变得深绿,因为你我心中哀怨,进而吟唱。大雁飞来不怕关山遥远,采菱的歌声还越过了越水的南岸。

赏析

这首诗以白莲为线索,描绘了春天的消逝和人们的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九春芳物的凋残、百舌声的渐息,烘托出一种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氛围。同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爱情、时光和人生的思考。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莲的素萼青跗、袅袅金茎、霏霏玉井香云等,使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此外,诗中还提到了鹭窥蝶绕、轻绡明珠、回塘曲水、妖姫妷女等,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既有对美好时光和爱情的怀念与珍惜,也有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如“直谓将心同白日,始知行乐在青阳”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青阳白日去悠悠,几度相思南陌头”则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爱情的思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华丽,情感丰富,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