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尚宝宣伯册封还朝

毅皇昔在承平曰,廊庙几人秉周礼。 文康玉立当青霄,遇事引经持大体。 逆耳每叫巫阳阍,荐贤屡有三公启。 元气当时赖斟酌,苍生至今无疮痏。 手持玺绂迎代舆,却早抽身辞楚醴。 荣枯翻覆那可常,回首台阶一流涕。 怜君杰出称凤毛,少年声价推词曹。 丰仪磊落见孤鹤,步骤英贤遗佩刀。 只今衔命窥江湖,虎符龙节藩王趋。 雕盘翠釜劝餐饭,皓齿蛾眉喧坐隅。 麾金应羡杨夫子,授简何惭楚大夫。 三湘洞庭渺在望,日暮归心愁绿芜。 翻飞更向黄金台,五云垂采辉蓬莱。 霜前驿路牙旗转,海上楼船清吹哀。 人生快意有如此,君恩未报胡为哉。 酒阑牵衣且徘徊,中原羽檄飞尘埃。 宵衣正切河南地,按剑直待诸侯来。 看君称纳麒麟殿,不愧万里腾骧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毅皇:指明毅宗朱由检。
  • 廊庙:指朝廷。
  • 文康:梁尚宝的字,这里指梁尚宝宣伯。
  • 玉立:形容姿态美好。
  • 青霄:青天,高空。
  • 引经:引用经典。
  • 大体:重要的义理,有关大局的道理。
  • 逆耳:刺耳,不顺耳。
  • 巫阳阍(hūn):指天帝的守门人。这里借指皇帝身边的人。
  • 元气:指人的精神,生命力。
  •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当。
  • 苍生:百姓。
  • 疮痏(wěi):创伤,比喻民生疾苦。
  • 玺绂(xǐ fú):玺绶,借指印玺。
  • 代舆:指代皇帝出行的车驾。
  • 楚醴(lǐ):楚地的甜酒。比喻优厚的待遇。
  • 凤毛:比喻人子孙有才似其父辈者。
  • 词曹:指文学侍从之官。
  • 丰仪:风度仪表。
  • 磊落:形容胸怀坦白。
  • 步骤:指缓急,快慢。
  • 英贤:英雄贤能的人。
  • 佩刀:古代官员佩戴的刀,这里象征身份和权力。
  • 衔命:奉命,受命。
  • 窥江湖:巡视地方。
  • 藩王:指有封地的亲王或郡王。
  • :奔赴,前往。
  • 雕盘翠釜:精美的食具。
  • 餐饭:指饮食。
  • 皓齿蛾眉:形容女子美貌。
  • 坐隅:座位的旁边。
  • 麾金:指挥用金钱赏赐。
  • 杨夫子:可能是指某位善于赏赐的人。
  • 授简:给予简札,谓嘱人写作。
  • 楚大夫:这里可能是指楚国的某位大夫,以其善文而著称。
  • 三湘洞庭:湖南地区的洞庭湖,这里指代梁尚宝将要去的地方。
  • 渺在望:远远地可以望见。
  • 绿芜:杂草丛生的草地。
  • 翻飞:飞翔,飞舞。
  • 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筑台,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故名。
  • 五云:五色瑞云,多作吉祥的征兆。
  • 垂采:光芒下射。
  • 蓬莱:神话中海上的仙山。
  • 驿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换马、休息的地方。
  • 牙旗: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多为主将主帅所建,亦用作仪仗。
  • 清吹:清雅的管乐声。
  • 羽檄(xí):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 宵衣: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
  • :贴近,接近。
  • 按剑: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表示警惕。

翻译

明毅宗朱由检当年在太平的时候,朝廷中有几人能秉持周礼呢。梁文康姿态美好立于青天之下,遇到事情能引用经典秉持大体。他忠言逆耳时常闯告皇帝身边的人,举荐贤才屡次有三公的奏启。当时全靠他来斟酌考虑国家的生命力,百姓至今没有遭受苦难。 他手持印玺迎接皇帝的车驾,却早早地抽身辞别了优厚的待遇。荣耀和衰败反复无常,回首台阶不禁流下眼泪。 可怜您杰出被赞为有其父辈的才华,年少时名声和身价被推崇为文学侍从之官。您风度仪表磊落如孤鹤,行动举止如英雄贤能之人,佩刀随身彰显身份。如今您奉命巡视地方,藩王们都听从您的调遣。 精美的食具劝您用餐,美丽的女子在座位旁喧闹。指挥用金钱赏赐应该羡慕杨夫子,嘱人写作毫不逊色于楚大夫。三湘的洞庭湖远远在望,日暮时分您的归心忧愁如那杂草丛生的草地。 您像鸟一样飞向黄金台,五色瑞云的光芒照耀着蓬莱。霜前的驿路上牙旗转动,海上的楼船上清雅的管乐声悲哀。人生能有如此快意之事,您还未报答君恩怎能罢休呢。 酒喝完了牵着衣服且来回走动,中原的紧急军事文书飞扬着尘埃。皇帝天不亮就穿衣起身急切关注着河南地区,按剑等待着诸侯前来。看您将在麒麟殿被称赞接纳,不愧是有万里奔腾才能的人材。

赏析

这首诗是黎民表为梁尚宝宣伯册封还朝而作,全诗对梁尚宝的品德、才能和功绩进行了赞美。诗的开头回忆了毅皇时期的情况,突出了梁尚宝的重要性和他的正直、贤能。接着描述了梁尚宝的杰出才华和高尚品质,如“怜君杰出称凤毛,少年声价推词曹。丰仪磊落见孤鹤,步骤英贤遗佩刀”,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他的风采。诗中还叙述了梁尚宝奉命出行的情景,以及他所受到的待遇和人们对他的期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梁尚宝的祝福,希望他能报答君恩,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才的关注与期望。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