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卿宅同桢伯咏荷花得吟字

消渴闲思过竹林,碧云依砌昼阴阴。 琳池写出成双影,玉井移来有十寻。 倚曲似能翻翠袖,临风还解助清吟。 当筵共是蓬山客,肯叹仙源隔水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消渴(xiāo kě):中医学病名。这里是以病名代指对美酒的渴望。
  • 桢伯:诗中人物,作者的友人。
  • 琳池:美玉般的池塘。
  • 玉井:这里指荷花长得高大,如同从深井中移出。
  • :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 翠袖:本义指青绿色衣袖,这里指代荷叶。

翻译

因渴望饮酒而想到去竹林旁,碧云紧挨着台阶,白昼也是阴阴沉沉。美玉般的池塘中映照出荷花成双的影子,那荷花像是从深井中移出的,足有十寻之高。荷花依着弯曲的样子好似能翻动的翠绿色衣袖,在风中摇曳还能助力人们清雅地吟唱。在筵席上的我们都是如在蓬莱仙山的客人,怎会哀叹仙源被水阻隔、路途遥远呢。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咏荷花展开,通过描绘荷花的生长环境、姿态和给人的感受,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首联通过“消渴”引出对竹林的联想,再以“碧云依砌昼阴阴”烘托出一种幽静的氛围。颔联描写琳池中的荷花成双的影子以及其高大的形象,展现出荷花的美丽和独特。颈联将荷花比作翠袖,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摇曳之态,同时强调了其在风中带来的清雅吟唱之感。尾联则以“蓬山客”自比,表达了对眼前美好景象的享受,以及不哀叹仙源阻隔的豁达心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荷花的美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