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茅山

玉晨宫观起参差,云际三峰坐不移。 萧帝恩深颁虎尾,秦庭高会闪龙旂。 衣藏荒冢香垆出,碑卧长廊薤叶披。 浮世桑田共如此,仙人骑气欲何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晨宫观:道教宫观名。“晨”读音为“chén”。
  • 参差:形容宫观高低不齐。“差”读音为“cī”。
  • 云际三峰:耸立在云端的三座山峰。
  • 萧帝:指南朝齐皇帝萧鸾(luán),崇信道教,曾对茅山进行大规模建设。
  • 恩深:深厚的恩德。
  • 颁虎尾:颁赐虎尾,表示恩宠。
  • 秦庭高会:借用了“申包胥哭秦庭”的典故,这里指盛大的集会。
  • 闪龙旂:龙旗闪耀。“旂”读音为“qí”,同“旗”。
  • 香垆:香炉。“垆”读音为“lú”。
  • 薤叶:一种植物,这里形容碑上的文字像薤叶一样。

翻译

茅山的玉晨宫观高低错落不一致地建起,耸立在云端的三座山峰稳稳地坐在那里不移动。 南朝齐皇帝萧鸾深恩厚赐,好似颁赐虎尾一样,秦庭般的盛大集会,龙旗闪耀。 衣服藏在荒坟中,香炉显露出来,石碑卧在长廊里,碑上的文字如薤叶般披散。 浮华的人世和沧海桑田都是这样,仙人骑着瑞气又要去向何方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茅山的宫观、山峰以及历史遗迹,传达出一种世事沧桑的感慨。诗的首联描写了茅山玉晨宫观的错落有致和云际三峰的雄伟,展现出茅山的壮观景象。颔联通过提及萧帝的恩宠和盛大的集会,暗示了茅山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颈联描写了荒冢中的香炉和长廊里的石碑,增添了一份历史的沧桑感。尾联则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即使是仙人,面对这样的变化,也不知该去向何方。整首诗意境幽深,语言凝练,将历史与现实、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