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 其一咏桂花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拼音
所属合集
名句
注释
声声慢:词牌名。此调有平仄两体,历来作者多用平韵格,而李清照《漱玉词》所用仄韵格最为世所传诵。双调,九十七字。仄韵格前后片各五仄韵,平韵格前后片各四平韵。《梦窗词》系平韵格,按句逗不同分为两格:一为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为上片十句,下片八句。
序
《声声慢·咏桂花》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咏物词。此词上片扣题,重在吟咏作者居室外的桂花;下片主要以幻想衬托作者自己羁旅在外的悲哀命运。
赏析
“蓝云”三句。言清晨的大地笼罩在蓝天白云之下,室外的桂花树玉枝高挺,满树重重叠叠的桂花,似串串宝钏,又如一片彩霞。“人起”两句,以树拟人。“昭阳”,皇宫名,这里泛指皇宫。言桂花树又像是一位清晨从皇宫里走出来的贵妃,她被晨风一激,浑身生满了粉红色的粟粒——金桂花。“人起昭阳”两句,据杨铁夫《吴梦窗词全集笺释》说:“《飞燕外传》:赵飞燕居昭阳宫,与羽林郎射鸟者通,……飞燕露立,闭息顺气,体舒无疹粟,射鸟者以为神仙。”这里系反用此典。“浓香”两句。言桂花的浓艳香气充斥四周,似乎再也没有地方可以容纳她的花香了。但是如果天气一旦转冷,虽然桂花的香气犹存,桂花却要像雨雪般地纷纷落下。“绣茵展”三句承上。言绿茵茵的草坪如地毯似的平铺着,仿佛害怕桂花误坠在台阶上,被人们践踏成泥,又怕她像萤火虫般地消失了她美丽的形象。
“三十六宫”五句,幻想也。“三十六宫”言宫宇之多,这里借指月中广寒宫。“锸”,即锹也,系插地起土的农具。此言词人因见地上桂树,即抬头仰望明月,想象中那住在广寒仙宫的嫦娥,孤单寂寞,一定也愁怨重重。词人不禁大声地询问世人:“有什么人能拿来把‘金锸’,索兴将月中桂树连同月宫一起移来凡尘,把这月中桂栽在我的西厢边。这样嫦娥就会亲自用白玉般的双手把盏,并与我同饮美酒了。”“秋来”两句,述现实中的自己。词人说:“进入秋天后,自己的头上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白发?头上的乌纱与白发衬映,更显得黑白分明。我独饮闷酒,自然更加易醉。醉眼朦胧中看那室外的桂花树,似乎感到它矮了许多。”“正摇落”两句,自叹。词人说:“当桂花凋零,满地铺金的时候,我这个淹留在外的羁客,却还是不能回家去与亲人团聚。”

吴文英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
► 344篇诗文
吴文英的其他作品
- 《 江城子 · 其一赋碧沼小庵 》 —— [ 宋 ] 吴文英
- 《 风入松 · 其五邻舟妙香 》 —— [ 宋 ] 吴文英
- 《 绛都春 · 其六余往来清华池馆六年,赋咏屡矣,感昔伤今,益不堪怀,乃复作此解 》 —— [ 宋 ] 吴文英
- 《 扫花游/扫地游其一夹钟商西湖寒食 》 —— [ 宋 ] 吴文英
- 《 解语花 · 梅花 》 —— [ 宋 ] 吴文英
- 《 浪淘沙 · 令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 —— [ 宋 ] 吴文英
- 《 金盏子独寓窗晚花方作小蕾,未及见开,有新邑之役。朅来西馆,篱落间嫣然一枝可爱,见似人而喜,为赋此解 》 —— [ 宋 ] 吴文英
- 《 浪淘沙 · 慢夷则商赋李尚书山园 》 —— [ 宋 ] 吴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