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洲:指仙境般的地方。
- 青林碧海:形容景色优美,青翠的树林和碧蓝的海洋。
- 高台:高耸的台地或建筑。
- 孤根独立:形容树木孤独而坚强地生长。
- 云之隈:云的角落,指云雾缭绕的地方。
- 神鳌:神话中的大龟,象征力量和长寿。
- 跋浪:穿越波浪,形容勇猛。
- 老鹤:象征长寿和智慧的鸟。
- 警霜:因霜而惊醒,比喻因外界刺激而觉醒。
- 幽梦回:从幽深的梦境中醒来。
- 西川:指四川地区。
- 词翰:文辞,指文学作品。
- 下土:指尘世,人间。
- 南海:指广东一带。
- 衣冠:指士人,有文化修养的人。
- 朝上台:指登上高位,得到朝廷的重用。
- 一尊:一杯酒。
- 兀然坐:独自坐着,形容孤独或沉思。
- 万里长风:形容风势强劲,范围广大。
- 吹月来:形容月光被风吹动,显得更加明亮。
翻译
青翠的树林和碧蓝的海洋环绕着高耸的台地,一棵孤独的树坚强地生长在云雾缭绕的角落。神话中的大龟穿越波浪,远方的天空为之震动;老鹤因霜而惊醒,从幽深的梦境中醒来。四川的文学作品出自人间,广东的士人得到朝廷的重用。我独自坐着,一杯酒下肚,仿佛醉了,万里长风吹动月光,显得更加明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景象,通过“青林碧海”、“孤根独立”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孤独坚强精神的向往。诗中“神鳌跋浪”、“老鹤警霜”等神话元素,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和深远意境。结尾的“一尊如醉兀然坐,万里长风吹月来”则表达了作者在美景中的沉醉与超然,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黄佐的高超艺术造诣。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
黄佐的其他作品
- 《 都门逢美人行姚倅奎席上赋送陈参政探韵得高举二字 》 —— [ 明 ] 黄佐
- 《 初宿大兴隆寺禅幌偶作 》 —— [ 明 ] 黄佐
- 《 秋日游迎祥寺至玉泉与张杨赵陆四子同分韵得松知二字 》 —— [ 明 ] 黄佐
- 《 省亲三疏获允出郭别亲友 》 —— [ 明 ] 黄佐
- 《 送周秋斋方伯归闽二首 其一 》 —— [ 明 ] 黄佐
- 《 秋夜对菊 》 —— [ 明 ] 黄佐
- 《 补送孙学士之留都 》 —— [ 明 ] 黄佐
- 《 暮春效白沙 》 —— [ 明 ] 黄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