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中丞刘带川过榕城新筑

劳君一上仲宣楼,举目风尘动客愁。 插竹未曾开蒋径,诛茅岂是爱荆州。 汉官剪綵呈春燕,周代尚青迓土牛。 聊摘黄楫传腊酒,人传小队浣花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宣楼:古代名楼,位于荆州,此处借指刘带川所到之地。
  • 蒋径:指蒋诩隐居时所开的竹径,比喻隐居生活。
  • 诛茅:剪除茅草,比喻治理或开辟。
  • 荆州:古代地名,此处指刘带川所到之地。
  • :五彩的丝织品。
  • :迎接。
  • 土牛:古代用泥土制的牛,用于春耕仪式。
  • 黄楫:黄色的船桨,此处可能指酒器。
  • 腊酒:腊月酿制的酒。
  • 浣花:指浣花溪,此处可能指一种洗涤或净化的仪式。

翻译

刘带川君登上仲宣楼,一眼望去,风尘仆仆,触动了我的客居之愁。 虽然插竹未曾开辟出隐居的小径,但剪除茅草并非只是为了爱慕荆州。 汉官们剪下五彩的丝织品,呈现出春天的燕子,周代则崇尚青色,迎接土牛。 我随意摘取黄色的船桨,传递着腊月的酒,人们传说有一队人在浣花溪头洗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刘带川过访榕城的情景,通过仲宣楼的登临,表达了诗人对客居生活的感慨。诗中“插竹未曾开蒋径”一句,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又暗含了对现实的不满。后文通过对春日习俗的描绘,如“汉官剪綵呈春燕”和“周代尚青迓土牛”,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结尾的“黄楫传腊酒”和“小队浣花头”则增添了一丝神秘和诗意,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