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中赠伦彦蕃

· 黄佐
看君意气薄青霄,京邸相逢即久要。 凤沼每传贤父子,雁行多在圣明朝。 虹横楚水朝看剑,月满吴门夜听潮。 何事春明携手地,满堤垂柳正萧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薄青霄:接近天空,形容志向高远。
  • 京邸:京城的住所。
  • 久要:久别重逢。
  • 凤沼:指皇宫中的池沼,比喻朝廷。
  • 贤父子:指有才德的父子。
  • 雁行:比喻官员的行列。
  • 圣明朝: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 楚水:指楚地的河流。
  • 吴门:指吴地的门户,即苏州。
  • 春明:春天的明媚。
  •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动的声音。

翻译

看你的志气高远,仿佛触及青天,在京城的住所相遇,我们久别重逢。 朝廷中常有贤能的父子相传,官员们的行列多在政治清明的时代。 早晨在楚水边看剑,夜晚在吴门听潮声。 为何在春光明媚时携手同行的地方,满堤的垂柳正随风摇曳,发出萧萧声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伦彦蕃在京城重逢的情景,通过“薄青霄”、“凤沼”、“圣明朝”等词语,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志向和时代清明的赞美。诗中“虹横楚水朝看剑,月满吴门夜听潮”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英勇与才华的敬佩。结尾的“满堤垂柳正萧萧”则以春天的景象,寓意着诗人与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理想。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