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

· 杨爵
先生藏远趋,微原欲探讨。 仁风秀群英,礼化淑怀抱。 讲堂逍遥处,相与笃皇道。 芹宫滋松华,泮池润瑶草。 瑶草日日长,松华岁岁好。 君子尚采采,衿佩以为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藏远趋:隐藏深远,追求高远。
  • 微原:微小的本原,指深奥的道理。
  • 仁风:仁德的风范。
  • 秀群英:使群英显露才华。
  • 礼化:礼仪教化。
  • 淑怀抱:使心怀变得善良。
  • 笃皇道:忠诚于伟大的道德原则。
  • 芹宫:古代学宫,指学校。
  • 滋松华:滋养松树的精华。
  • 泮池:古代学宫前的水池,象征学问。
  • 润瑶草:滋润珍贵的草。
  • 采采:勤勉不懈。
  • 衿佩:衣带上的装饰,比喻学问。

翻译

先生隐藏深远,追求高远的道理。仁德的风范使群英显露才华,礼仪教化使人心怀变得善良。在讲堂的逍遥之处,我们共同忠诚于伟大的道德原则。学校滋养着松树的精华,学宫前的水池滋润着珍贵的草。珍贵的草日日生长,松树的精华年年美好。君子勤勉不懈,将学问视为宝贵的装饰。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追求高远道理、致力于教化人心的先生。诗中通过“仁风”、“礼化”等词语,展现了先生对道德和学问的重视,以及他对学生的影响。后半部分通过“芹宫”、“泮池”等象征性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学问的滋养和珍贵。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学问和道德的崇高敬意。

杨爵

明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 4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