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门都阃

· 符锡
方隅慎选将,磊落誇门卿。 十五服官事,二十志峥嵘。 三十守永福,四十备恩城。 简擢自天子,敕书照海濒。 洞老遵约束,猺獞避威名。 田适奉师讨,桓桓奋先声。 敢死士五千,部分尤分明。 摧敌争先赴,捣巢惭后征。 元凶倏既殄,禆将功谁京。 笑我逢掖士,缪参骠骑营。 军门重授简,南海再驰旌。 可怪诸贼奴,频盗六里兵。 逆党不尽揃,圣化奚由清。 淹淹釜中鱼,喘息容偷生。 搜罗狡兔窟,冒险每披荆。 夜后归猿息,朝先鸣鹖行。 或当遣发际,君退如不胜。 由知富经略,无乃过持盈。 君笑因语我,礼戒满则倾。 兵家数十种,知术纷纵横。 岂不览孙吴,雅慕屈子贞。 驾言适兰畹,采芳掇其荣。 结佩重朱紫,怀之千镒珍。 寤寐谐此服,庶几德惟馨。 往忆倾盖初,楼居见深情。 迩来共事久,奖掖宁面承。 世俗重荣利,傥来何足凭。 愚人常自玹,贤畏达者轻。 矧君年未艾,懋建当夙成。 脩途尚真切,允矣来嗣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方隅:四方和四隅,泛指边疆。
  • 门都阃(kǔn):对人的称呼。
  • :同“夸”。
  • 猺(yáo)獞(zhuàng):古代对瑶族和壮族的称呼。
  • 逢掖(yè)士:指儒生。掖,通“腋”。
  • 揃(jiǎn):剪断,切断。
  • 釜(fǔ):古代炊器。
  • 鹖(hé):鸟名,一种善斗的鸟。
  • 兰畹(wǎn):种兰的园圃。

翻译

在边疆谨慎地挑选将领,夸赞门都阃光明磊落。十五岁就从事官事,二十岁就志向不凡。三十岁镇守永福,四十岁驻守恩城。是由天子选拔提升的,敕书映照到海边。他严格遵守规矩,瑶族壮族都避开他的威名。田适奉命去征讨,威风凛凛地率先发出声势。五千敢死之士,部署安排尤其分明。摧毁敌人时争先奔赴,捣毁敌巢时为后到征进而惭愧。元凶很快就被消灭,副将的功劳谁能比。可笑我这儒生,错误地参与骠骑营。军门再次被授命,往南海再度驰骋旌旗。奇怪那些贼奴,频繁掠夺六里的兵力。叛逆的党羽不能完全剪灭,圣明的教化怎能得以清正。就像在锅里的鱼,仅能喘息苟且偷生。竭力搜寻狡兔的洞穴,冒险时常拨开荆棘。夜晚过后归猿止息,早晨先有鸣鹖行动。有时应当从发际开始,你后退好像不能胜任。由此可知富有经略才能,恐怕是过于保持盈满状态。你笑着因而对我说,礼仪告诫满了就会倾覆。兵家有数十种,知道的战术纷纷错综复杂。难道不研读孙子吴起,向来仰慕屈原的忠贞。驾车说去兰畹,采摘芳香获取其荣耀。佩戴上那重要的朱紫,怀着它如同怀着重达千镒的珍宝。日夜期盼与这相符,差不多是德行芳香。回想当初刚认识的时候,在楼中居住见识了深情。近来共事很久,奖励提拔岂能当面奉承。世俗看重荣誉利益,随意得来的有什么值得依靠。愚蠢的人常常自我炫耀,贤能的人畏惧被达官贵人轻视。何况你年纪不大,勤勉努力应当早日成功。修习的路途还很真切,确实啊来继承前程。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门都阃的,对其夸赞有加。描述了他年少就为官且志向高远,在镇守各处时战功卓著,声名远扬,其部下英勇善战,在征讨中表现出色。诗中也提到了当前面临的一些困境和问题,如贼奴叛乱未完全平定等。作者还通过与门都阃的对话,阐述了一些道理,如满则倾等。诗中既有对战事和人物的描写,又有对道理和情感的表达,内容丰富。同时,通过诸多战况和经历的叙述,展现出门都阃的卓越才能和担当。语言上虽有一些较为生僻的词汇,但整体行文较有气势,体现了对门都阃的敬重和钦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