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次韵林见素司寇颂主上秉烛视朝经筵之作兼呈诸老二首
露立千官列宿悬,高张银烛照中天。
玉炉烟转奎文地,赤舄班趍御讲筵。
旭日尚须云气拥,瑞光先动紫微前。
诸公幸有调和手,善治行看更改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露立:指官员们清晨站立。
- 千官:众多官员。
- 列宿:排列如星宿。
- 银烛:银制的蜡烛,此处指明亮的灯光。
- 玉炉:玉制的香炉,用于焚香。
- 奎文:指皇帝的文书或文翰。
- 赤舄:红色的鞋,古代帝王或贵族的服饰。
- 班趍:依次排列行走。
- 御讲筵:皇帝讲学的场所。
- 瑞光:吉祥的光芒。
- 紫微:古代星象学中的紫微垣,代表皇帝。
- 调和手:善于协调处理事务的人。
- 改弦:改变方法或政策。
翻译
清晨,众多官员如星宿般排列,高悬的银烛照亮了天空。玉炉中香烟缭绕,皇帝的文书之地,红色的鞋依次排列,走向皇帝讲学的场所。旭日还需云气拥护,吉祥的光芒先在紫微垣前闪耀。幸好有诸位善于协调的官员,我们期待着他们能改变现状,带来新的治理方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皇帝清晨主持朝政和经筵(讲学)的场景,通过“露立千官”、“银烛照中天”等意象展现了朝会的庄严与光明。诗中“玉炉烟转奎文地”和“赤舄班趍御讲筵”进一步以细节描写强调了皇帝的尊贵与讲学的重要性。结尾的“诸公幸有调和手,善治行看更改弦”则表达了对官员们能够调和矛盾、改善政策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朝政的盛况,也寄寓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寄镇江钱医士 》 —— [ 明 ] 湛若水
- 《 重送何生良夫还桂阳 》 —— [ 明 ] 湛若水
- 《 除夕再叠喜雪韵奉酬边光禄邓司训 》 —— [ 明 ] 湛若水
- 《 承大宗伯李公薇园燕集原唱并诚斋汪中丞同韵见示次韵酬二公 》 —— [ 明 ] 湛若水
- 《 除夕 》 —— [ 明 ] 湛若水
- 《 赠汪东之与继子袭职归徽州 》 —— [ 明 ] 湛若水
- 《 晓发仆山驿至丕礼驿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予从安南回取道访西樵时方叔贤适还五羊赵元默约偶他出邓顺之先期偶至用阳明子旧韵四首前二首戏呈叔贤后二首兼柬邓赵二君并寓卜筑之意云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