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摇曳:轻轻摆动。
- 旌旗: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也泛指一般的旗子。
- 斑趍:指士兵们穿着五彩斑斓的甲胄。
- 甲士:穿着铠甲的士兵。
- 着处:所到之处。
- 春风:比喻温暖和希望。
- 满意:充满满足和喜悦。
- 殊方:异域,指不同的地方。
- 化日:阳光,比喻光明正大的环境。
- 同天:同一片天空,比喻天下大同。
翻译
轻轻摆动的旌旗绵延十里,五彩斑斓的甲胄下是三千士兵的行列。所到之处春风满面,带着满足和喜悦,不同的地方却共享着同一片光明正大的天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壮观的行军图景,通过“摇曳旌旗”和“斑趍甲士”生动展现了军队的威武与多彩。诗中“春风满意”和“化日同天”则传达了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希望,以及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统一的向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次大学士方樵翁用濂溪韵开金牛洞之作三首 》 —— [ 明 ] 湛若水
- 《 二子涉长江二章 》 —— [ 明 ] 湛若水
- 《 赠苏仁伯何于逵霍勉衷三进士之京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次巾石子吕学士南岳韵奉答因招隐 》 —— [ 明 ] 湛若水
- 《 丁未元日吟 》 —— [ 明 ] 湛若水
- 《 游胜泉寺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朱明洞 》 —— [ 明 ] 湛若水
- 《 侄沾甫送游舫于三岛谢之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