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思仁学士归东昌省亲

帝许莱衣学士亲,庭闱垂白望归勤。 寿觞带得金茎露,戏彩遥分五色云。 孝思一念聊城箭,爱日三公鼎鼐芬。 忠孝人间要全备,文华前席待来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许:皇帝允许。
  • 莱衣:指士人归乡。
  • 庭闱:指家中长辈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父母。
  • 垂白:头发花白,形容年老。
  • 寿觞:祝寿的酒杯。
  • 金茎露:传说中神仙饮用的露水,这里比喻珍贵的礼物。
  • 戏彩:指五彩缤纷的表演。
  • 五色云:五彩祥云,象征吉祥。
  • 聊城箭:比喻迅速,源自《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射聊城的故事。
  • 爱日:珍惜时光。
  • 三公鼎鼐:三公指古代辅助国君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鼎鼐指国家重器,这里比喻国家重臣。
  • 文华:文采,才华。
  • 前席:古代君王接见臣子时,臣子坐的席位。

翻译

皇帝允许学士归乡探亲,家中的父母年老,期盼着他的归来。 带着珍贵的礼物和祝寿的酒杯,归途中五彩缤纷的表演如同祥云般绚烂。 他的思念如聊城箭一般迅速,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如同国家重臣般重要。 在人间,忠孝两全是最重要的,他的才华和品德,皇帝期待着再次听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皇帝允许学士归乡探亲的情景,表达了对家庭深厚的情感和对忠孝美德的推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金茎露”、“五色云”等,增添了诗意和美感。同时,通过“聊城箭”和“三公鼎鼐”的比喻,强调了时间的珍贵和忠孝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士人的家国情怀和道德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