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席和桂洲公次韵郭杏东翰长观莲二首

只到闻歌心已生,瀛洲仙客旧逢迎。 已知高韵能超俗,不道新诗更解酲。 濂洛独观惟茂叔,西湖一曲想云卿。 哲人已往不可见,溪上空馀万古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瀛洲: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指美好的地方。
  • 仙客:指超凡脱俗的人。
  • 高韵:高雅的风韵或情调。
  • 解酲:解除酒醉,使清醒。
  • 濂洛:指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字茂叔,因其曾讲学于濂溪书院,故称濂洛。
  • 茂叔:即周敦颐。
  • 西湖一曲:指周敦颐在西湖边的一处居所。
  • 云卿:指周敦颐,因其字茂叔,云卿是对其的尊称。
  • 哲人:指有智慧、有道德的人。

翻译

一听到歌声,我的心便已生出感慨,仿佛置身于仙境瀛洲,与仙客们旧日相逢。 我早已知道你的风韵能够超越尘俗,没想到你的新诗更能让人清醒。 周敦颐独自观赏莲花,我想起了他在西湖边的一曲居所。 哲人已经离我们而去,无法再见,只有溪上的景色还留存着万古不变的情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听歌、观莲的场景,表达了对高雅风韵和哲人智慧的赞美。诗中“瀛洲仙客”、“高韵”、“解酲”等词语,展现了超凡脱俗的意境。通过对周敦颐的怀念,诗人抒发了对哲人已逝、情感长存的感慨,体现了对美好事物和智慧的永恒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