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俎豆:古代祭祀时盛放祭品的器具。
- 惺:清醒。
- 淩风:乘风。
- 飞锡:指僧人云游。
翻译
黄龙曾经围绕着天华宫,如今龙已离去,宫殿空荡,只剩下重重的石头。 千年以来,四位贤人在这里设立了祭祀,九天之上万里之外都能听到钟声。 谈论清醒与梦境,感叹人世的虚幻,无需外界帮助,也无需忘记圣人的功绩。 非常感谢你登台歌唱关于水月的诗句,乘风而行,如同僧人云游,未来我们或许会再次相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黄龙洞天华书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贤人功绩的赞颂。诗中“黄龙昔绕天华宫,龙去宫空石几重”描绘了宫殿的荒凉,而“千载四贤开俎豆,九天万里闻声钟”则展现了贤人的不朽和钟声的远播。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人诗才的赞赏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程太守资之南昌 》 —— [ 明 ] 湛若水
- 《 寄观善堂院长张春冈及诸生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南京大理寺正澹轩戴君升任柳州府太守诗 》 —— [ 明 ] 湛若水
- 《 中秋感兴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同小泉游玉泉龙泉看花台望湖亭诸胜再次前韵 》 —— [ 明 ] 湛若水
- 《 谒石翁先生墓 》 —— [ 明 ] 湛若水
- 《 续得蒋道林书付鹑野来者颇异之欲条答病未能小诗书扇代启三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吊厓次邓念斋韵兼呈何善山大尹诸君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