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
龙眼虽珍果,因多价却廉。
著花明野圃,垂实暗闾阎。
盛暑攒如蚁,秋风白斗盐。
清香腾玉轸,翠色上珠帘。
具眼应多见,称奴每好谦。
益颜无限补,止渴有馀甜。
女伴携篮摘,儿童斩竹拈。
三朝留火焙,四海作珍瞻。
卢橘中元冷,杨梅性本炎。
中和惟尔羡,饕餮不渠厌。
玉食时充贡,佳宾俎旋添。
终身为世用,厚味少人嫌。
炫玉非求售,韬光亦解潜。
纷华杂桃李,骨鲠畜箴砭。
药谱功当载,仙翁齿屡沾。
陶门何必柳,千树映茅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眼:一种水果,又称桂圆。
- 闾阎:古代指城市中的街道,这里泛指民间。
- 攒:聚集。
- 玉轸:玉制的琴轸,这里比喻清香。
- 珠帘:用珠子串成的帘子,这里比喻翠色。
- 具眼:有见识的人。
- 称奴:自谦之词,意指自称为奴。
- 益颜:美容养颜。
- 火焙:用火烘烤。
- 珍瞻:珍贵的观赏。
- 卢橘:一种水果,又称枇杷。
- 饕餮: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贪吃的怪兽,这里比喻贪吃。
- 玉食:精美的食物。
- 俎: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祭品的器具。
- 韬光:隐藏才华。
- 骨鲠:比喻正直。
- 箴砭:古代用以刺穴治病的石针,比喻规劝。
- 陶门:指陶渊明的家门。
翻译
龙眼虽是珍贵的果实,但因为产量多,价格却很便宜。它在野外的园圃中盛开,果实垂挂在民间的街道上。盛夏时,龙眼像蚂蚁一样聚集,秋风中,它们白得像斗盐一样。清香飘散,如同玉制的琴轸,翠色映入珠帘。有见识的人应该多见,自称为奴的人总是很谦虚。龙眼能无限地美容养颜,解渴之余还有余甜。女伴们提篮采摘,儿童们用竹竿挑取。经过三天的火焙,它们成为了四海之内珍贵的观赏品。卢橘性寒,杨梅性热,而龙眼则是中和之果,让人羡慕不已。贪吃的人也不会厌倦它。精美的食物时常被用作贡品,佳宾的宴席上也常添上它。终身为世人所用,其美味少有人嫌。它炫耀玉质,并非为了出售,隐藏才华也能理解潜藏。繁华中夹杂着桃李,正直中蕴含着规劝。药谱中应当记载它的功效,仙翁的牙齿也常沾其味。陶渊明的家门何必种柳,千树龙眼映照着茅檐。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龙眼的珍贵与实用,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龙眼的生长环境、采摘场景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多重价值。诗中“清香腾玉轸,翠色上珠帘”等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对龙眼与其他水果的对比,突出了龙眼的独特之处。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龙眼的深厚情感和对其价值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