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元默游萝峰寺

春日春风吹客行,好春元在最高层。 千寻石上看流水,独自鸣钟何处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作诗。
  • 元默:人名,即原诗的作者。
  • 萝峰寺:地名,寺庙的名称。
  • :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 鸣钟:敲钟,指寺庙中僧侣的日常活动。

翻译

春日的风轻抚着旅人的行囊,美好的春光原本就藏在山峰之巅。 站在千尺高的岩石上俯瞰流水,独自听着钟声,不知是哪里的僧人在敲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游山的情景,通过“春日春风”和“好春元在最高层”表达了春光的美好与高远。诗中“千寻石上看流水”一句,以高远的视角展现了山水的壮阔,而“独自鸣钟何处僧”则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宁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遥远山寺的钟声之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深远。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