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督学寄霞山蔡方伯巨源

雁荡天台天上境,吾将因之观无何。 凭即为报霞山老,我若来时取路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督学:古代官名,负责监督学校的教育事务。
  • 霞山:地名,可能指某地的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蔡方伯:人名,方伯是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蔡方伯即姓蔡的地方长官。
  • 巨源:人名,蔡方伯的字或号。
  • 雁荡:山名,位于浙江省,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天台:山名,位于浙江省,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无何:不久,很快。
  • 凭即:立即,马上。

翻译

雁荡山和天台山都是天上的仙境,我将因此而观察这无何有的世界。 请你立即告诉霞山的蔡方伯巨源,我来时会取道经过这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湛若水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提到的雁荡山和天台山,都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诗人用“天上境”来形容它们的美丽,表达了自己想要亲身体验这些美景的愿望。同时,诗人通过“凭即为报霞山老,我若来时取路过”表达了对蔡方伯巨源的问候和即将到访的消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