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邓侍御良臣还朝

· 张诩
九重耳目寄诸公,何处炎荒久驻骢。 许国本无身可计,救时还有疏堪封。 行囊空照寒江月,归梦先随雪岭鸿。 我欲赠君无可赠,白云流水万山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重:指皇帝。
  • 耳目:比喻监察、了解情况的人。
  • 炎荒:指边远荒凉的地方。
  • 驻骢:指官员驻守。
  • 许国:指为国家献身。
  • 救时:指挽救时局。
  • :指奏疏,即上给皇帝的意见书。
  • :指封事,即密封的奏章。
  • 行囊:指行李。
  • 寒江:指寒冷的江水。
  • 归梦:指回家的梦。
  • 雪岭鸿:指雪岭上的大雁,比喻远方的消息。
  • 白云流水:比喻自然景色。

翻译

皇帝的监察和了解情况的人寄托在各位公卿身上,哪里有长久驻守在边远荒凉地方的官员呢?为国家献身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以计算的,挽救时局还有可以上奏的意见书。行李空空如也,只能照见寒冷江水上的月光,回家的梦却已经随着雪岭上的大雁先飞了。我想送你东西却没有什么可以送的,只有白云、流水和万山中的景色。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邓良臣的深情送别和对国家时局的忧虑。诗中,“九重耳目”与“炎荒久驻骢”形成对比,突显了官员的责任与边疆的孤寂。后句“许国本无身可计,救时还有疏堪封”则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救国之志。末句以自然景色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