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休休:安闲的样子,这里指达到心境的宁静与满足。
- 见道:领悟到真理或大道。
- 憧憧:形容心神不定,思绪纷乱。
翻译
我常常渴望达到心境的宁静与满足,却未能真正实现。 直到我领悟了大道,与天地同游。 在道的实体中,我发现了无处不在的宁静, 又何必让心神不定,思绪纷乱地生起杂念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心境的追求,以及通过领悟大道来达到内心平和的体验。诗中,“休休”与“见道”是两个核心概念,前者代表诗人渴望的状态,后者则是达到这一状态的途径。通过对比“未得休”与“无休处”,诗人强调了在道的领悟中找到的真正宁静,从而超越了世俗的纷扰和杂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赠少参乔君之陕右昔年乔柱史,抗疏逮金台。一时李陈刘,缧然与偕来。正直且忠厚,邂逅愁颜开。今播陕垣春,凄风为之回寿闻人母王太夫人七十华诞诗 》 —— [ 明 ] 湛若水
- 《 陪诸公瀛洲胜会 》 —— [ 明 ] 湛若水
- 《 休宁汪节夫尚和以三帕来寿云致三祝之意答之 》 —— [ 明 ] 湛若水
- 《 次介溪韵喜李叙庵宗伯同张阁老被召同游西苑相谷祇亲蚕坛位 》 —— [ 明 ] 湛若水
- 《 答江山何伦柴惟道徐贤三生问自然之说 》 —— [ 明 ] 湛若水
- 《 过徐州谒闵祠三首示周生荣朱兼寄州守陆生时望掌教周生易 》 —— [ 明 ] 湛若水
- 《 何古林别后有怀用前韵 》 —— [ 明 ] 湛若水
- 《 恐斋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