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冢行

· 瞿佑
白杨风送棠梨雨,寒食原头哭伥鬼。 马医夏畦有子孙,岁岁犹能来作主。 孤坟三尺掩黄沙,多年白骨久无家。 妖狐穿穴狡兔伏,树死枝枯啼老鸦。 断碑仆地土花碧,当日争挥谀墓笔。 文字摧残读不成,牧儿占作摊钱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伥(chāng)鬼:传说中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的鬼,这个鬼又引虎去吃别人,称为伥鬼。
  • 畦(qí):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田地。

翻译

白杨在风中摇曳,棠梨承受着细雨,在寒食节的墓地处,传来为伥鬼哭泣的声音。 给马治病的和种夏菜的人都有子孙,每年还能够前来祭祀做主。 孤独的坟墓只有三尺高,被黄沙掩盖,多年的白骨早已没有了家的归属。 妖狐在墓穴中穿梭,狡兔在此隐匿,树木枯死,树枝干枯,老鸦在枝头啼叫。 断裂的墓碑倒在地上,上面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当日争相挥笔写的谀墓之文。 如今文字已被摧残,难以辨认阅读,牧童把它当作摊钱玩耍的石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墓地的荒凉景象,以及人世的沧桑变迁。诗中通过白杨、棠梨雨、伥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提到马医、夏畦的子孙还能来祭祀,与孤坟的凄凉和白骨的无家可归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世事的无常。妖狐、狡兔、枯树、老鸦等进一步强化了墓地的荒芜。最后描述断碑仆地,谀墓之文已难以辨认,被牧儿当作摊钱石,深刻地反映了时光的消磨和事物的兴衰。整首诗意境凄凉,以墓地的情景寄托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慨。

瞿佑

名一作祐。明浙江钱塘人,字宗吉。学博才赡,年十四能即席和杨维桢诗,俊语叠出,被誉为“瞿家千里驹”。洪武中以荐历仁和、临安、宜阳训导,升周府右长吏。永乐中以诗祸下诏狱,谪戍保安十年。洪熙元年释归,复原职,内阁办事。有《剪灯新话》、《存斋诗集》、《乐府遗音》、《余清词》、《归田诗话》等。 ► 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