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觐国观察斋捧便道归省佘买舟相访追欢数日值束装还治匆匆分袂赋此为别

何期穗石揽君袪,野醉郊吟兴未除。 剩有凉云随杖屦,乍惊霜霰上头胪。 高情衡岳真相匹,清节潇湘定不如。 珍重圣朝彝鼎在,碧山吾已赋閒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穗石:广州的代称。
  • (qū):衣袖。
  • 杖屦(jù):手杖与鞋子。古代人常以杖屦出游。
  • (xiàn):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 (lú):这里指额头。
  • 衡岳:衡山,五岳之一。
  • 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青铜礼器,这里借指国家重器,喻指重要的人物或事物。

翻译

没想到在广州能拉住您的衣袖,在郊外尽情饮酒吟诗的兴致还未消去。 还剩下凉爽的云朵伴随着您的手杖与鞋子,忽然惊讶霜雪落到了头上。 您的高尚情怀能与衡山的气势相匹配,您的清正廉洁就连潇湘之地也定然比不上。 请珍重,在这圣明的朝廷中您是重要的人物,而我已经在碧山赋下了闲居之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韩日缵为送别刘觐国而作。诗中描述了他们在广州相聚时的欢乐情景,以及对刘觐国的赞美和惜别之情。首联表达了意外相聚的喜悦和未尽的兴致。颔联通过“凉云随杖屦”描绘出一种闲适的氛围,而“乍惊霜霰上头胪”则暗示了时光的匆匆。颈联高度赞扬了刘觐国的高尚情怀和清正廉洁,用衡岳和潇湘作比,突出了他的品质之高。尾联则在表达对刘觐国的珍重之意的同时,也提及了自己的闲居生活,形成了一种对比。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品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感慨。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