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浦:pǔ)
- 鼓角:战鼓和号角的总称。
- 朝天:朝见天子。
- 绣衣:这里指御史的官服。
- 迟日:春日。
- 光华:光辉照耀。
- 遗爱: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
- 葑城:在今江苏苏州境内。(葑:fēng)
翻译
在南面水边的楼前,鼓角之声响起,这位朝见天子的人穿着绣衣前行。晴天下广阔的水面上鱼龙舞动,春日的光辉照耀着,草木繁茂生长。一年的时间里为冤案平反,心中无愧,千年之后留下的仁爱也会有贤明的声誉。作为同乡我没能和你一同归去,只能目送着那远行的帆船经过葑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陈御史完成审查刑事案件后还京时所作。首联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鼓角鸣响,陈御史身着绣衣朝见天子,点明了送行的主题和陈御史的身份。颔联通过描写晴波浩荡、鱼龙舞动、迟日光华、草木繁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也可能暗示着陈御史此次审案的成果如同春日的光辉,带来了生机和希望。颈联赞扬了陈御史在审案过程中的公正和仁爱,一年的时间里平反冤案,无愧于心,他的贤明声誉将长久流传。尾联则表达了作者作为同乡,不能一同归去的遗憾,只能目送征帆远去,体现了作者对陈御史的不舍和祝福。整首诗既有对陈御史的赞美,也有离别时的情感抒发,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韩雍的其他作品
- 《 寿陈参政宗理母 》 —— [ 明 ] 韩雍
- 《 题聚奎楼 》 —— [ 明 ] 韩雍
- 《 答王大理 》 —— [ 明 ] 韩雍
- 《 办事官黄汉斌从予有年兹乞归省母口占四绝以华其行 》 —— [ 明 ] 韩雍
- 《 寄弋阳致政李少卿四首 》 —— [ 明 ] 韩雍
- 《 同弋阳李少卿宿莲塘寺次古诗韵 》 —— [ 明 ] 韩雍
- 《 张廷慎怡梅卷承钱学士命来索予题为赋三绝 》 —— [ 明 ] 韩雍
- 《 洞庭君山歌和赵总戎韵 》 —— [ 明 ] 韩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