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陆务轩纳谷冠带

· 韩雍
凶年输谷匪求恩,为济饥荒报至尊。 国典却须旌大义,宠章自是及高门。 峨冠博带乡闾羡,伟迹丰功竹帛存。 从此光前还裕后,清风千古动乾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纳谷:缴纳谷物。
  • 冠带:这里指因纳谷而获得荣誉,被授予冠带。
  • :不。
  • 至尊:皇帝。
  • 国典:国家的典章制度。
  • (jīng):表彰。
  • 宠章:皇帝的恩宠和表彰。
  • 竹帛:竹简和白绢,古代用以书写文字,后指书籍、史册。

翻译

在灾荒之年缴纳谷物不是为了求得恩赐,而是为了救济饥荒报答皇帝。国家的典章制度应当表彰这种大义行为,恩宠和表彰自然会降临到高贵的门第。戴着高高的帽子,系着宽宽的衣带,让乡里之人羡慕,伟大的事迹和丰厚的功绩会被记载在史册中留存。从此既能为前人增光,又能为后人留下财富,清廉的风气千古以来撼动着天地乾坤。

赏析

这首诗是为庆陆务轩纳谷冠带之事而作。诗中赞扬了陆务轩在凶年输谷的义举,强调了他的行为并非为求恩赐,而是出于救济饥荒、报答皇帝的高尚动机。诗人认为这种大义行为应当得到国家典章制度的表彰,其恩宠和表彰也会降临到他的家族。陆务轩的形象通过“峨冠博带乡闾羡”得以展现,他的伟迹丰功也将被记载在史册中。最后,诗中表达了这种义举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即清廉的风气将千古流传,撼动天地。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宏大,表达了对陆务轩义举的高度赞美和对正义、高尚品德的歌颂。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