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已五月望日与宣府镇守太监王公受总戎都督陈公友西出巡边有作
晓分旗鼓向边陲,路转羊肠信马驰。
烽堠千寻明远近,塞垣一道界华夷。
崇山峻岭藩屏固,良将雄兵阵势奇。
已喜皇威振沙漠,天骄宁敢更南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边陲(biān chuí):边境。
- 烽堠(fēng hòu):烽火台。
- 塞垣(sāi yuán):边境城墙。
- 藩屏:屏障。
- 天骄:汉代人称北方匈奴单于为天骄,后泛指强盛的边地民族。
翻译
清晨时分,我们分举旗鼓向边疆进发,道路曲折如同羊肠,信马由缰奔驰向前。烽火台高耸千寻,清晰地显示出远近的情况,边塞的城墙像一道界限划分了华夏和外族。高山峻岭形成坚固的屏障,良将率领着雄兵,阵势奇特。已经欣喜皇威震撼沙漠地区,那些强悍的外族怎敢再向南来窥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官员们出巡边境的情景,展现了边境的雄伟景象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表达了对国家威严的赞美和对边境安宁的信心。诗的首联交代了出发的时间和行进的方式,给人以动态之感。颔联通过描写烽火台和边塞城墙,突出了边境的重要性和界限感。颈联强调了山川的屏障作用和军队的阵势,显示出边境防御的坚固。尾联则表达了对国家实力的自信,认为皇威已经震慑了沙漠地区的外族,他们不敢再轻易侵犯。整首诗气势恢宏,语言简练,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边境局势的乐观态度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韩雍的其他作品
- 《 寿朱玉雪四十八 》 —— [ 明 ] 韩雍
- 《 重游临川疏山寺次旧韵留题 》 —— [ 明 ] 韩雍
- 《 挽琴川钱恒轩先生 》 —— [ 明 ] 韩雍
- 《 师次永州久雨祈晴有感赠赵征夷 》 —— [ 明 ] 韩雍
- 《 赠李少卿兄渔隐先生二首 》 —— [ 明 ] 韩雍
- 《 谢陈总兵送毡帽 》 —— [ 明 ] 韩雍
- 《 西轩诗为泰和萧孟廉题少师孟勤先生兄也 》 —— [ 明 ] 韩雍
- 《 景泰改元正月一日王潘二进士赍敕奖劳亚卿杨公有清勤公正之褒且有金帛之赐诗以贺之 》 —— [ 明 ] 韩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