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耄耋(mào dié):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 卫国空传武公颂:用卫武公的故事来比喻郑氏父的德行,卫武公九十多岁还谨慎修德,作《抑》诗以自警。此句说虽然郑氏父有像卫武公一样的美德,但如今人已逝去。
- 济南间却伏生书:伏生是秦朝博士,精通《尚书》。汉文帝时,伏生已九十多岁,老不能行,文帝派晁错去学习《尚书》。这里说郑氏父的学问如同伏生,但现在也已成为过去。
- 宝函:指盛文件或诏书的匣子。
- 光锁:闪耀着光芒并被锁住,表示珍贵且不常被使用。
- 双龙诰:皇帝册封的诏书,上面可能绘有双龙图案。
- 驷马车:显贵者所乘的车。
翻译
儿子荣华孙子显耀,所受的恩宠非同一般,可到了八九十岁的高龄,世间万事都已变得虚幻。在卫国徒然传颂着如同卫武公般的品德,在济南之地却如伏生的学问般渐渐消逝。珍贵的匣子闪耀光芒,锁着皇帝的双龙诰命,深深的庭院里,显贵的驷马车也已被尘封。太史的文章能够发掘潜藏的美德,这美好的谈论将千秋万代在乡里间传播。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韩雍为郑侍郎父亲的去世而作。诗中先写了郑父的子孙显达,受恩殊遇,但人到老年,一切都变得虚幻。接着用卫武公和伏生的典故,来赞扬郑父的品德和学问,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去世的惋惜。诗中还描写了宝函中的诰命和尘封的驷马车,暗示着荣耀的过去已经结束。最后,诗人认为太史的文章能够发掘出郑父潜藏的美德,使他的美好名声在乡里间长久传颂。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敬重和怀念,也体现了对品德和学问的推崇。用典贴切,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