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衲(nà):僧衣。
- 褐(hè):粗布或粗布衣服。
- 芒鞋:用芒茎外皮编织成的鞋。亦泛指草鞋。
- 弥天:满天,极言其大。
- 鸾鹤:鸾与鹤。相传为仙人所乘。
- 琉璃:一种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黏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在诗中形容大地如同琉璃般明亮,并非指实际的琉璃制品。
翻译
常常对着明月时总会想起僧人,您就是僧家中如同老惠能般的人物。 破旧的僧衣补好了如同花色的粗布衣服一般温暖,穿着草鞋踏遍了层层碧绿的山峰。 满天的鸾鹤跟随着栖息在树上,大地明亮如同琉璃一般不用点灯。 骑着驴能吟出好诗的人如今能有几个呢,那长啸之声还记得曾经在虎溪发出过。
赏析
这首诗以中秋夜邀请智公入社为主题,表达了对智公的敬仰和赞美。诗的首联通过“尝时对月每思僧”,表现出诗人对僧人的思念,将智公比作惠能,突显了他的高僧形象。颔联描述了智公的穿着和他的游历,展现了他的朴素和坚毅。颈联以“弥天鸾鹤从栖树,大地琉璃不用灯”的夸张手法,描绘出一个神秘而美好的境界,烘托出智公的超凡脱俗。尾联则以“驴背好诗今有几,啸声还记虎溪曾”,强调了智公的诗才和洒脱的个性,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历史上高僧逸事的联想。整首诗意境优美,用词精准,将智公的形象和品质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对美好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