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坟

武穆祠前落叶秋,悲风长夜起松楸。 精忠万古南枝在,遗恨无穷汴水流。 凤阁谁为天子诏,龙沙空抱上皇忧。 舆图竟付东窗计,寂寞崖山一叶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岳坟:岳飞的坟墓。
  2. 武穆:岳飞的谥号。“穆”读音为“mù”。
  3. 松楸: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因以代称坟墓。“楸”读音为“qiū”。
  4. 南枝:朝南的树枝,借指梅花,也象征着忠臣的坚贞之气。
  5. 汴水:古河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附近,曾是北宋的主要河流。这里借指北宋的灭亡和遗恨。
  6. 凤阁:华丽的楼阁,这里指朝廷。
  7. 龙沙:泛指塞外沙漠之地,这里指徽、钦二帝被掳往的北方。
  8. 上皇:指宋徽宗、宋钦宗。
  9. 舆图:疆土,领土。
  10. 东窗计:指秦桧谋害岳飞的阴谋。

翻译

在岳飞的祠庙前,秋风吹落片片树叶,悲凉的风在长夜中吹过墓地的松树和楸树。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万古长存,就像朝南的树枝一样坚贞,而北宋灭亡的遗恨如同汴水一样无穷无尽。朝廷中是谁替天子拟写诏书,导致岳飞被害?徽、钦二帝在塞外沙漠空怀着忧愁。大宋的疆土竟然因为奸臣的阴谋而沦陷,最终在崖山只剩下了一叶孤舟,充满了寂寞与悲凉。

赏析

这首诗以岳坟为背景,表达了对岳飞的敬仰和对宋朝命运的感慨。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岳坟前的秋景,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的两句,强调了岳飞的精忠和北宋灭亡的遗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凤阁谁为天子诏,龙沙空抱上皇忧”两句,对朝廷的决策和徽、钦二帝的命运进行了反思,暗示了宋朝的衰落与内部的问题有关。最后两句“舆图竟付东窗计,寂寞崖山一叶舟”,则深刻地表达了对宋朝灭亡的悲痛和对奸臣误国的愤怒。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用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奈。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