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意

灼灼槛中花,日结红芳友。 惜此妍丽资,隳折佳人手。 幽草涧边生,春发秋还荣。 三叹牺牛身,使我泪沾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灼灼(zhuó zhuó):鲜明的样子。
  • (jiàn):栏杆。
  • (huī):毁坏。
  • 牺牛: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牛。

翻译

那栏杆中的花朵开得鲜明灿烂,每天都与其他红花结为好友。可惜这美丽的姿容,却被佳人的手折断摧毁。幽静的小草在山涧边生长,春天发芽秋天依旧繁荣。我为那祭祀用的牺牛叹息三声,不禁使我的泪水沾湿了冠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花和草的不同命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被摧残的惋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槛中花的艳丽和它们之间的友好,然而接下来却写花被人折断,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出美好易逝的悲哀。后两句写幽草虽生长在涧边,却能春发秋荣,生命力顽强,与前面被折的花形成另一种对比。最后诗人因牺牛的命运而叹息落泪,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沉,寓意深刻,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复杂的情感。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