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四首时予以吏部谪判平阳

清晓寒霜候早朝,小童羸马禁天遥。 平阳判府催徵出,棨戟重罗过豫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éi):瘦弱。
  • 判府:古代的一种官职。
  • 棨戟(qǐ jǐ):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木制,形状似戟。

翻译

清晨寒霜弥漫,正是准备去早朝的时候,我带着瘦弱的小童,骑着马,感觉皇宫遥不可及。在平阳担任判府这一官职,被催促着去征办事情,于是带着重重罗列的棨戟,经过了豫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寒霜中去早朝以及作为平阳判府被催促出征的情景。诗的首句通过“清晓寒霜”营造出了一种清冷的氛围,“候早朝”则点明了主题。第二句中“小童羸马”表现出出行的简陋和艰辛,“禁天遥”则凸显了皇宫的威严和距离感。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作为平阳判府的职责,“催徵出”显示了任务的紧迫,“棨戟重罗过豫桥”则描绘了出行的仪仗,增添了一丝庄重。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冷,通过对环境和行程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为官生活和职责。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