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草晋阳怀归

晚霜遥、玉垒寒,晚云多、金台迥。想莼鲈、禁不得西风动。 对莺儿、弹不出南薰弄。望烟霞、丢不下东山景。急归来、却早是白头人。 到此时、看破了黄粱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莼鲈(chún lú):莼菜和鲈鱼。据《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后常以莼鲈之思表示思乡之情。
  • 南薰弄:古乐曲名。相传为虞舜所作。这里指美好的乐曲。
  • 烟霞:指山水景色。
  • 东山景:指隐士的逍遥生活。东晋谢安曾隐居东山,后以“东山”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 黄粱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翻译

傍晚的霜色遥遥望去,玉垒山透着寒意,傍晚的云彩很多,金台显得高远。想到家乡的莼菜和鲈鱼,禁不住西风的吹动(引发思乡之情)。对着黄莺儿,弹奏不出美好的乐曲。望着那山水景色,放不下那逍遥的隐居生活。急切地想要归来,却早已经是白发之人。到了这个时候,才看破了那虚幻的梦想。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思乡之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的表达,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慨。词的上阕通过“晚霜”“晚云”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悠远的氛围,同时借“莼鲈”之思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下阕则通过“弹不出南薰弄”“丢不下东山景”等表述,进一步强调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急归来”却发现自己已白发苍苍,“看破了黄粱梦”则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有一种超脱和释然之感。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