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平:古地名,战国时秦赵曾在此大战。
- 那忍闻:怎么忍心听。
- 上党:地名,战国时韩国上党地区,后引发秦赵之争。
-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 武安君:指白起,秦国名将,因功封武安君。“颇”读音“pō”,“黩”读音“dú”
翻译
行人指着这里说那曾是秦军作战之地,往昔的凄凉之事让人如何忍心去听。上党之地若是有廉颇那样的将领,赵人却错误地埋怨白起(武安君)。
赏析
这首诗以长平之战为背景,通过行人的指点,引发了对历史往事的感慨。诗中表达了对那场惨烈战争的悲痛和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首句通过行人的讲述,点明地点和历史事件,给人以沉重的历史感。次句强调了往事的凄凉,让人不忍听闻,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悲惨。后两句则对战争的结果进行了反思,提出若有廉颇般的将领,或许历史会有所不同,同时也指出了赵人错怨白起的现象,反映了对历史的一种无奈和惋惜之情。整首诗简洁明快,意境苍凉,发人深省。